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汉韵红装重现盛世欢颜
“锦绣”舞段的服装和舞者妆容创作参考来源是主创们采风时在博物馆里见到的汉代木俑人像。木俑人像衣着纤细的汉服曲裾裙,款式包裹而限制,这是因为在古时宫廷里有很多礼仪制度,不能跑跳。
因此,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服饰创作时充分尊重历史史实,把古时礼仪制度进行解读还原,形成了“锦绣”服装的独到特色。
在服装上,使用大面积红搭配白色做挑色,展现大汉风韵,款式与体现身体曲线的西方美学不同,采用宽袍大袖,刻意拉低服装腰线,以达到一种宽阔的东方美感。
在人物造型和化妆上,以汉时期审美为出发点,头饰设计为汉白玉质感纹样的造型,庄重而典雅,面部是极具汉时期代表性的妆容“长眉红妆”:这个妆容的特点就是大面积运用朱红色铺满眼下及脸颊,喜庆隆重又提气色,非常有氛围感。“锦绣”舞段以深度还原时期的文化审美,展开了一幅多姿多色的民族画卷,秀美汉韵红装,重现盛世欢颜。
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供图古典乐器演绎大国气质
“锦绣”这段舞蹈音乐优美而空灵,同时又带有压倒式的气魄感,有观众直言“鸡皮疙瘩起来了”。据介绍,音乐创作中,呈现这段舞蹈的核心语汇是“仪态”。舞段开始是从织布机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展开,之后古琴悠扬的声音响起,其余乐器慢慢融入,整体逐渐进入到一个恢弘磅礴的状态中。
据了解,这段舞的乐器中用到了古琴、箜篌、琵琶、萧等中国古典乐器,在作曲中都是单独呈现,也给舞蹈展示留下了更多空间并与音乐产生联动,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共情,悠扬乐声中联想到大汉风姿的仪态万千。
“锦绣”之美,美在展现大国气质,美在考究精致的细节,美在民族古典的乐声悠扬。据了解,除了展现大汉气魄的“锦绣”舞,舞剧《五星出东方》中还有曾登陆过《国家宝藏·展演季》和河南卫视《舞千年》等节目、充满西域风情的婀娜“灯舞”等,风格截然不同的舞段在同一部舞剧中集中展示,带来不同的观剧体验。
舞剧《五星出东方》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目前,该剧的50场全国巡演正在进行,后续将在济南、佛山、泉州、深圳等地进行演出。(完)
开门红!吉林查干湖冬捕正式拉开序幕****** 央视网消息:每年冬天,吉林松原的查干湖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冬季捕鱼作业,马拉绞盘、冰下走网,古老的捕鱼方式传承千年。这两天,随着气温走低,湖面封冻,今年查干湖的冬捕正式拉开序幕。 这两天的查干湖格外热闹,一大早,当地的鱼把头辛继龙就带领渔工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凿冰、下网,大家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在高亢的号角声中,渔工们赶着骏马拉动绞盘,随着渔网被缓缓拉出,一条条活鱼浮出水面。鱼把头告诉记者,今年头一网就打出了8.8万斤鱼,迎来了“开门红”。 查干湖冬捕分两个阶段,前期使用小眼网,主要捕捞浅水区的小型成鱼和小虾;后期使用大眼网,捕捞大型成鱼销往全国各地。科学的捕捞方式是查干湖“渔而不绝”的关键所在,从2003年开始,当地在春秋两季开展增殖放流行动,每年向湖中投放1000万尾鱼苗,保障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